营造人文环境 构筑绿色屏障
通用学校 徐荣成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指导思想是“健康第一”。因此,它更全面更广泛地为我们营造了合理的教学和锻炼的方向。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打造一个更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的人文环境。
首先,《标准》的制订给我们政策上以指导。从研制的基本原则上看出,科学地阐明了设想,更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学校的全面管理并在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应该说是继承了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经验,针对全国学生体质调研出现的问题,充分考虑我国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紧密结合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而制定的。
有了理论保证,学校做出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学校领导的关心,领导机构的设立,以及管理实施人员资金的到位,都是保障。学校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创建了一个锻炼的绿色环境。
体育教师是《标准》具体的执行者,如何在体育课上构建一个锻炼学生的最佳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位体育工作者做出努力。因此,我们必须上好课,课上应以学生为本,而体育课是在室外进行的活动。
体育课是在室外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在开放的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特殊的数学过程。因此和在规定大小的教室的上课和比较,有他的特殊性,对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运动首先是锻炼学生身体,但同时具备了一定危险性,教师在整个过程至关重要,他既要拉近和学生的距离,又要让学生去接近自然。这里体现了一个体育工作者的素质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各方面。
一、深厚丰富的专业知识
具体现在一节课的三个方面,课前准备,课中操作,课后关心。
1、课前准备
每个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备课,要详细备好每节课,关键是要考虑在实践中切实可行,要了解每个班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的控制好量和强度,造成大多数学生都能起到各尽其能的锻炼,备课也就成了备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去全面细致的了解学生,通过多观察,去抓住每个学生的身体特点,从而真正达到因材施教。
课前对学生的要求也体现了教师对知识和爱心方面的有机结合,上体育课比在教室里上课要运动量大得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去满足一定运动量和强度的需要。而一般体育课又安排在早晨较靠中午的几节课。学生早饭的消耗已接近尾声,这样的情况下上课容易造成学生的不适,具体例子是由于血糖过低而出现的一些负反应,长期这样对学生也是一种伤害。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早餐多吃一些,在上体育课前应适当进一些补充体能,调节血糖的食品。
学生来到操场是来运动的,因此所有的穿着打扮必须有利于运动。并且有利于保护好自身,有几方面要求,鞋子以橡胶底球鞋为好,有利于缓冲,踝关节活动范围大。硬底鞋在防滑缓冲等各方面都是造成损伤的隐患。特别是有的学生穿皮鞋,凉鞋上课,这是坚决不允许的。衣服必须宽松,这样有利于运动,穿得紧绷绷的,不仅动作幅度不够,关键时候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损伤。由于季节的不同,有时出现的情况也不同。像夏天女生不穿裙子,冬天不允许穿大衣等都是在实际运用中自行掌握。
另外提醒的是不允许配带尖锐物品上操场,以及戴眼镜的同学的自我保护。
2、课中操作
课前的问题解决了,在上课中我们所经历的是许多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每一节课的每一分钟去对学生实施,让学生能体会到是在一个快乐的环境中强壮了体魄,体验到了教师的人文关怀,浓浓爱意。
体育课的整队站位,体现了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要求教师面对阳光和风向,而学生则相反。我们不能只考虑站队时,应在课中项目转换时都以此为标准。就像操场的南北走向一样,本身就考虑了这些问题,这就避免了因自然条件因素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上课中能很好的监控好每节课,课设计好了,但在操作中应以实际情况为准。合理的安排好学生的运动强度和量,以达到较好的运动锻炼效果。课中对危险的预见至关重要。比如,有些危险项目,应让学生远离危险距离,并进行有效合理组织。铅球项目就是这样,距离远一些,组织有序,这样就能有效预防。体操项目应先让学生掌握保护和帮助的方法,其他辅助保护措施到位,这样学生就能在较安全的氛围进行锻炼。
另外一个问题是女生问题,女生的例假期的体育课的一般处理是消极的休息,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首先我们要进行生理运动知识的传授,然后指导她们去进行一些不太剧烈的体育活动,这样对身体不仅没有害处反而有好处。
3、课后关心
一节课上下来,每个学生基本上都是汗水淋漓,特别是在夏天,这个时候大多数学生缺水,都想去解决口渴问题。应指导每个学生不要去喝自来水,以及到小店去买冷饮,这都对运动过的身体不利,在体育课前应嘱咐每个学生自己冷一杯开水,一节课后水也凉了,既卫生又经济。但饮水问题上有个重要环节,等身体从运动的兴奋中慢慢恢复到平静状态再喝,而且是一次补充量不宜过大。课上,由于运动产生热量,很多学生脱掉了外面的衣服,但一到下课却不穿,甚至下节上其他课也忘了穿,等到感觉凉了时,恐怕来不及了。因此要求每个学生热了脱衣服,但脱了下课必须及时穿上,一句提醒的话体现了真诚的关心。
二、良好的语言艺术
体育课中教师的肢体语言运用较多,如何在体育课中用很少的话语去关心爱护学生,这不仅是教师的责任,用好了也是让学生产生亲和力的语言艺术。体育教师经常给人在话语上凶巴巴的,硬梆梆的,让人产生畏惧感。其实一些果断的口令,能让学生能准确完成技术动作,体验到口令的美感。但是一些关心的提醒话语不仅温暖了同学们的心,同时也让他们对教师产生亲近感。所以,课上,尽量用一些轻松幽默的语言,去放松学生,用简短的提醒以及不厌其烦的提醒学生们注意安全,提高同学之间配合的一致,相互能关心,帮助,来用语言打造一个和谐的运动锻炼氛围。
三、敏锐的观察力
教师上课不仅仅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其实他的眼睛不应闲着,应用他敏锐的眼睛去监控整堂课的进展,每个学生的不同反应。这既保证了课的正常进行,也就本课对学生的影响有了一些层面上的了解。眼睛投向学生,让学生有了信心,教师是在看着我,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本节课的安排负荷通过观察大致有个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学生是加强锻炼还是调整,关心无处不在。
体育课是锻炼学生身体,愉悦身心,增进健康的。因此,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和帮助是多方面的,不仅从自身出发考虑,而且应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不仅体现在课堂上,也渗透到了课前课后。总之,我们既要强壮他们的体魄又要让他们体验到教师的人文关怀!
组内进行教研活动时,我们应积极收集学生资料,根据学生情况,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适合我们自已发展的切实可行的校本教材。既符合学生健康发展的要求,又有把科学和实际结合在一起。大家一齐参与,营造一个适合我们自己身心全面发展的绿色环境。
我们共同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而努力,最终的目的是锻炼身体,保障健康。因此,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也极为严格。虽不要求是最好的器村,但要是安全的,是符合学生锻炼要求的。这在整个过程中是不可忽略的环节。一起保证了锻炼环境中人、物的和谐统一。
我们有了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创造了一个符合学生锻炼的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了每一位学生明天的健康,构筑起了绿色屏障!